策勒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,围绕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—2025年)》,坚持依法治国、依法执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进,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统筹兼顾、把握重点、整体谋划,扎实推进法治建设。
一、主要做法及成效
(一)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落实落细。一是抓住“关键少数”,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示范作用,落实党组学习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、重大决策前学法、领导干部带头讲法、任前考法、旁听庭审、周四政策法规学习等,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强化。二是通过“现场述法+书面述法”形式,实现县直单位、乡镇(街道)“一把手”述法全覆盖,听取自治区法治督查反馈问题及述法点评问题整改情况报告。三是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观摩推进会,围绕优化营商环境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、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等方面设置观摩点位,以点带面,示范引领,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推进。
(二)法治政府建设得到有效加强。一是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。坚持有件必备,有备必审,有错必纠,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、备案、清理制度,保证法制统一、政令统一。对外公布44个制定主体,印发《关于开展2024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》的通知,对现行有效的9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工作,继续有效8件,修改完善1件。开展文件清理2次,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,修改1件,废止失效政策性文件27件,修改3件;2024年制定1件,并向行署和县人大进行了报备,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、报备率、报备及时率和规范率、公开率均达到100%。二是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逐步完善。率先在全地区出台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制度》、《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》、《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管理制度》等9项制度,构建起策勒县重大行政决策“2+X”制度体系,为科学、民主、依法决策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,梳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5项。
(三)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。一是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。依托“自治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撑管理系统”,已上线“企业信息变更”“新生儿出生”“残疾人服务”“退休”等13件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办理办件712件。930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一门一网通办,50项高频事项已达到最多跑一次,总计办件1.34万余件。目前,我县各行业部门的930项事项标准化精细化认领维护发布工作已全部完成,办事指南编制率100%,事项进驻率98%,事项网上可办率95%。全县9个乡镇(街道)、139个村(社区)全覆盖搭建了新疆政务服务网,梳理推送乡镇延伸事项73个。二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做到“清单之外无限制”,严格落实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》(2022年版)、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(2024年版),2024年企业投资备案58个。三是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全面推行。行政执法事项清单、综合查一次清单、自由裁量权基准、四张清单(不予处罚、从轻处罚、免予处罚和不予强制执行)做到应公开尽公开,公安、市监、交通等重点执法部门执法活动实现行政执法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,法制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实现全覆盖。在信用和田公示14万余条。
(四)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公正文明。一是执法队伍素质得到显著提升。为新申领执法人员办理执法证件136个,全县29个部门共有持证人员405名,基本满足执法需求。加强证件管理,收回注销调离、退休人员执法证件30个。加强执法培训,通过“请进来”与“送出去”,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方式,完成60课时培训任务,造就了一批政治强、业务精、作风正的执法队伍。二是县乡两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初步建立。县人民政府刻制了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,设立5家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,选聘10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,并授牌和颁发聘书。开展执法案卷评查,对重点部门案卷进行了评查,及时发现纠正问题。政府及政府部门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全部对外公开。三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妥推进。举办法治专题培训,8个乡镇63名执法人员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执法资格,考试通过率100%。在全地区第一个达到乡镇4、6、8配备标准,每个乡镇均办结1起案件,办案覆盖率100%。
(五)社会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。一是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越来越明显。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,建立专家库,全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件,较去年增长200%。10件在受理前得到妥善化解,办结5件,1件正在办理。其高效、便民、为民、公正的特点得到各族群众普遍认可,日益成为各族群众首选、愿选、优选的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途径。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,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57个,调解员1008人,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。法律援助做到“应援尽援”,公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。三是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做到全覆盖。法律顾问进驻以来,参加政府常务会议全覆盖,参加政府专项案件协调会议26次,参加商务谈判25次,接受各部门法律咨询150次,审查政府执法部门案卷8件,审查行政复议案件7起,矛盾纠纷现场勘察4次,审查修改政府部门各类合同108份,办理诉讼案件3件,代写法律文书4件,协助农业农村局处理三资合同27749份。
二、存在问题和不足
虽然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。一是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把关不严谨,部分事项推进缓慢。二是重制度建设、轻制度落实的情况普遍存在,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上还存在一定偏差。三是政府法治人才队伍力量配备不足,干部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。
三、下步工作打算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。一是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、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,加快权力清单“瘦身”、责任清单“强身”,坚持“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定授权必须为”,厘清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的边界,持续推进简政放权,优化政务服务。二是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,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,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。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建设,实施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持续推进国务院2024年度第二批8个重点事项清单实施,让更多事项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次办,高效便捷服务群众企业。加强政府诚信建设,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,切实树立政府良好形象。三是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,发挥法律顾问作用,严格落实“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”等重大行政决策机制,年初梳理全县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,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。四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全面推行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重点执法部门执法仪配备全覆盖,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全覆盖,法制审核全覆盖。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,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、一刀切执法、简单粗暴执法、逐利执法等问题,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。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,广泛运用说服教育、劝导示范、警示告诫、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,探索“综合查一次”执法模式,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。五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,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、备案、清理制度,保证法制统一、政令统一,从源头上防止违法或不当文件出台。六是重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。依法积极应诉,实现“应出尽出”,“既出庭又出声”,杜绝“告官不见官”现象,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%。七是推进乡镇(街道)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。在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的基础上,推进乡镇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,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,督促乡镇履行好主体责任,强化自我学习、自我提高、自我完善。八是强化信息公开,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平台作用,规范信息公开方式,深化公开内容,提高公开质量,让群众知情、参与和监督,方便群众办事,努力打造阳光政府、透明政府、诚信政府、服务政府。